《中国有色金属报》4月18日讯:柞水、山阳两县,位于陕西省南部,地因势而险,山因景而美,有“终南首邑”“秦楚咽喉”之称。两县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丰富,柞水-山阳矿集区是陕西省5大热点矿区之一。
自辽宁鞍山入陕,作为最早一批支援祖国西部开发建设的地勘单位,西北有色地矿集团(原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)权属单位713总队公司12年精耕柞水-山阳矿集区,用青春和热血在巍巍南秦岭续写了“为国找矿”的精彩篇章。
“质”胜于华 当好找矿先锋队
2011年,乘着原国土资源部(现更名为自然资源部)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强劲东风,713总队公司坚持点面结合、区域展开,多目标、多手段、多技术综合部署地质找矿,工作程度全面提升,找矿成果显著。据数据显示,12年来,该公司在柞水-山阳矿集区取得重大找矿突破:发现金矿产地15处、铜矿产地1处、钴矿产地2处,其中,达到大型规模的1处、中型规模以上的6处。
立足找矿老区,拓展勘查新区,瞄准有望靶区,该公司内引外联,邀请专家学者把脉定向,引航深部找矿,相继在中央财政、陕西省地勘基金支持和企业自筹的条件下,开展了10余年综合地质勘查工作,在矿集区先后投入1∶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248平方千米、1∶5万专项地质测量2080平方千米、1∶1万地球化学测量130平方千米、1∶1万地球物理测量110平方千米、1∶1万地质测量150平方千米、1∶2000地质测量45平方千米、槽探7.1万立方米、坑探3.53万米、钻探工程10.50万米。
“这些成果为秦岭地质构造的演化研究提供了更翔实的地学资料,为秦岭南麓的找矿开发、环境保护以及商洛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。”西北有色地矿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高菊生表示。
其中,夏家店金钒矿床的找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,累计探获金金属量50余吨、钒资源量25.11万吨;新发现具有工业价值金矿体9条,走向长度50~250米,倾向延伸50~500米,厚度0.80~44.94米,矿石平均品位1.03~22.73克/吨,新增(探明 控制 推断)金属量35.84吨,矿石量1015.39万吨;新发现钒矿体1条,长1800余米,厚1.00~39.65米,平均厚10.19米,平均品位0.91%,新增(探明 控制)矿石量129.54万吨,资源量11.42万吨。目前,夏家店矿床已成为区内最大金钒矿床,矿区深部及外围进一步矿化信息丰富、找矿潜力巨大,有望成为矿集区内首个超大型金钒矿床。
勘查开发 奠定产业发展新格局
作为国有地勘单位,该公司始终立足增强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基点,守好资源底线,加快找矿突破,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发展战略,适时确立了“以地质为基础、以矿业为龙头”的发展新方略,形成了一批创新体制机制、加快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。
12年来,该公司依托丰富的地质找矿成果,以夏家店金矿作为典型矿床全面开展综合研究工作,建立了矿集区的区域找矿预测模型;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,以地质研究、技术创新带动整个矿集区勘查找矿工作,相继发现了龙头沟金矿床、王家坪金矿床、刘家峡金矿床等多个中型规模以上的金矿产地,累计探获金金属量35吨;目前,已经建成中型矿山3处,柞水-山阳矿集区逐步成为陕西省重要的黄金资源基地。
2017—2020年,紧密围绕国家关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找矿部署,该公司在矿集区内进一步实施“陕西省山阳矿集区找矿预测”项目,在池沟地区发现厚度达120米的厚大斑岩型铜矿体,首次发现工业级别的斑岩型矿体,为柞水-山阳矿集区寻找斑岩型铜矿床打开了新局面。该公司新发现钴矿找矿远景区4处,以“娘娘庙钴金矿产地”为代表的钴矿产地2处,为矿集区深入部署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和矿业开发奠定了基础。
随着一批重点开发项目的相继确立和建成,该公司地质勘查、矿业开发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,为延伸产业链条、促进产业升级、提高发展质效、做大做强资源型产业奠定了基础,积累了经验。
积厚成器 跬步江山即寥廓
志不改,道不变,713总队公司有充足的底气走好“地矿一体化”的创新发展之路。西北有色地矿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秦西社表示:“底气源于公司60余年涉足省内外、国内外的勘查工作经历,长期的专业化积淀和显著的人才优势;底气源于已建成的20余座成熟矿山,坚持探、采、选、冶、加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;底气源于实施‘立足秦岭,跳出秦岭’战略举措以来,走出了一条资源开发与绿色发展并重的转型升级之路。”
紧跟新一轮国家找矿战略突破行动,713总队公司明确了下一步的主攻方向:紧跟国家“十四五”期间找矿战略部署,发挥区位优势,继续加强优势矿种——金矿的找矿勘查工作,做强做大黄金产业;加强对钴、铜、“三稀”等战略性矿种的找矿勘查工作,争取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勘查发现2~3处铜、钴矿产地,打造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;提升区内资源保障能力,开创矿集区资源开发新局面,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,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。